2011年9月25日

嶄新的理所當然

這是一本可愛的日本小書,我常覺得納悶,為什麼只有日本人會出這種書呢?在他們的書單之中,時常有和生活模式、如何活得更優雅相關的書籍,我想一方面展現出他們的A型性格,另一方面,也反映了──大多數的日本人,是不快樂的。



亞洲人向來都比較壓抑,不像歐洲人的悠哉、美國人的奔放,但這也沒什麼不好。在這本小書中,提到很多「理所當然」,在生活中,我們總習慣走某一條路、過同一種生活,卻忽略了可以創造新的「理所當然」,本書的核心思想大概就是這個。從一個微小的原點出發,經由微型革命,讓自己的生活可以有些不同,而非一塵不變。


自從開始工作之後,我便發現自己臉上的笑容,明顯減少了。就連極度不想上學時期,都不及不想上班的反感,那是一個看起來很好的環境,但說不上來,總覺得,Not For Me。人類天生的第六感,看來是很準確的,說不上來的喜歡和討厭,大概就是真實的情緒了吧。每天重複一樣的事,真的挺累人的,最可怕的是,才工作兩個月,我卻已經忘記當學生的感覺了,是徹底遺忘的那種。除了看著鏡子之外,就連一個人獨處時,我都忘了自己才22歲,有些同屆的同學們都還在唸書呢,竟然可以完全錯位的忘了這個年齡,可見我心已太老了。


書中提了,所謂的新意,也就是朝氣蓬勃的天真,閃閃發亮的鮮度,溫情和柔軟度。的確,現在的日子中,是十分貧瘠的。於是才要跳脫。書上還寫著,可以靠著想像「心中的房間」,來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思緒,就像我們平日得固定收拾房間般,內心中的空間,也該留給它一個溫暖、光亮,並且擁有愛的空間。


我試想了一下自己心中的空間,發現是灰濛濛的一片,而且什麼都沒有,除了人之外。這是很恐怖的,那代表著我一味的向外求,卻忘了在自己心中,留下個歇息的角落。於是我又重新思考了一遍,這次有藍天綠草地,是柔軟、清新的空間,可以在草地上翻滾,懶懶的那種,這才覺得重擔輕省了點。作者松浦先生,也特別強調了「思考」的重要性。


所謂思考和想不同,想可以天馬行空,可以開出許多燦爛的花,但是思考卻是沉浸在其中,以比較邏輯性的角度作思辨。現在人遇到問題時,很少自己好好思考,我也是,要不就是脫口而出的問人、要不即是打開google,按下搜尋引擎,其實我們都忘了,透過體驗與實踐,再加上自己的想法,最後得到的結論,才是獨自擁有的鮮美果實。難怪現代人都越來越笨了,被電腦制約、被媒體欺騙、被手機綑綁,也許我們都該試著,放下一點,讓日子輕省一點。


最後,我很喜歡他的「步步高升」理論,因為只有腳踏實地的一步步往前,才能邁向遠方,這點是我做得最差的地方,我最喜歡好高鶩遠了。有句諺語說:「Labor and to wait.」意思就是:「行動,然後等待結果。」這是很簡單的話,也是很難實踐的道理,老掉牙的諺語,我們一起來體會吧!:)

2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