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17日

【電影】─蝸牛食堂

感謝大臣的協力和衛生紙~





    心靈創傷和料理所構成的故事,雖然並不是少見的類型,不過還是能勾起想一窺究竟的好奇心。帶著期待,我坐進了電影院。我原本以為多在描述心傷女孩與那些被她溫暖料理療癒的心靈,沒想到親情的片段雖然不是最多,卻最有份量。

    就整體來說,其實與一般的日式療癒系電影相去不遠,劇情也是一條路通到底,很快就可以猜到下一個轉折是什麼。不過就像所有被用過的、被講過的手法劇情,如果詮釋得好,觀眾依然買帳。只是可惜這部片的構成並不是那麼的成功,能夠說服我接受老梗。

    片子味道我覺得,確實是清新沒錯,可是或許導演太想要輕盈,所以加入的大量的高彩度動畫、過場等等。但是那些加工,反而呈現出太過強烈的企圖心,造成干擾。也許是我自己的期待和導演想演繹的味道不同吧。我以為因為本質是質樸的、是單純清新的,所以反而是用淡白一點的手法拍攝,讓人物更加凸顯會比較好。「安靜的故事就安靜地讓它流入觀眾的心中吧」,我想這是我的期待。不過扣除掉轉折明顯與企圖心兩點,其他部分的表現沒有特別失常;中規中矩吧。

    我最喜歡的地方,反而是描述親情的地方。或許也跟我前一天才哭過同一個點有關,後半我憋哭憋得都快要內傷了...。親情部分的描寫手法,個人認為算是日系電影常用的,也就是不從正面敘述,而是從很多微小的地方一點一點的點綴;而本片在這裡做得算是不錯,點綴的位置和數量,還有動作及其中所蘊含的意義都還算精確。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的淚腺才會一直被戳到吧...。

    因為導演想要使用的手法太多,時而絢麗、時而寧靜卻沒有辦法很恰好的融合起來,所以感覺看到了很多、記了不少,卻沒辦法凝聚太多共鳴感。而淚腺點說到底,或許也是因為母愛這一共通的語言,而讓我更有感覺吧。總而言之我認為這是一部可以看,但不看也不會特別有損失的片子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本來想要多講一些親情部分延續本週主題;可是批評完電影本身之後,就完全忘記我原本到底想要說什麼了......。然後想要統一文章的觀點,還真是有些難度。

      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